默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两湖战事 八 乱象,覆云乱煜,默煜,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完紫水阳径自离去。
曲苍站在原地,摇头轻叹道:“果然姜是老的辣。”
紫水阳擅自将来自中都的消息全部压下,而王妃病重又是个禁忌话题,一时间知情的无人敢提,萧煜倒真的被蒙在了鼓中。
在谢思愤而返回江左后,萧煜完成了暗卫府的重建,四位都统正式敲定,分别是老瞎子陈良明、李如松之弟李如春、端木睿晟、以及被萧煜亲口任命的宋左。
这四名都统,除了老瞎子以外,其他三人都是不足三十岁的年轻人,小小年纪跃居正三品的高位,能否服众是一个大问题,好在萧煜在不断启用新人的同时也想到了这点,所以将这四位都统做了一个排列,就如王府的八女官一样分出主次,老瞎子为第一都统,从二品。端木睿晟、李如春分别为第二、第三都统,正三品。宋左为第四都统,从三品。至于暗卫府的三大掌印官,左都督李如松从一品,右都督曲苍正二品,督察使唐春雨正二品,在只有一个正一品的西北,三人可谓是位极人臣。
暗卫自成一家,这番变动对西北军中影响不大,只是中州派系的强势进入让许多西北暗卫心生不满,虽说往前推几年,大家都在大都督萧烈手下效命,但也是各有各的地盘,从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不少西北暗卫中的老人都在腹诽王爷太过厚此薄彼,竟然让外来的李如松做了暗卫府的左都督,压过西北暗卫出身的曲苍一头去,这岂不是让我们西北暗卫比中州暗卫矮了一头?
暗卫府又分南府和北府,北府负责巡查、缉捕、审问、暗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侦缉天下,而南府则是负责暗卫自身军纪。李如松为北府掌印官,唐如雨为南府掌印官,同时暗卫中划出一千五百人,作为萧煜暗侍卫,由曲苍统领。不管是是暗卫,还是军伍,都心知肚明,曲苍还是王爷身边最信得过的几人之一。
原本供职于暗卫中的道门修行者,全部划入西北道门,而散修则由紫水阳亲自掌管,至于影子、恶虎、伥鬼、般若等人,仍旧是由萧煜亲自统领。
暗卫的事情至此尘埃落定,而湖州的战事却是随着西北军不断进入湖州而变得愈演愈烈。
整个湖州的乱了,势态发展已经超出了罗曾宪和萧煜的预料之外,襄阳易守难攻,萧煜便围而不攻,萧煜围城,罗曾宪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于是他不断调动大军驰援襄阳,萧煜的西北军自然要不会坐以待毙,直接与各路援军开战。
江陵城派出三万大军前往襄阳增援,刚刚过了荆门,就遇到四千西北铁骑突袭,二万多饥民一战而溃,而裹挟在饥民中的几千精锐也被冲散阵型,溃不成军。领兵头目一看这个情形,自己连襄阳城都没看到就全军覆没,回去也是难逃一死,干脆一狠心一咬牙,带着自己的亲兵做了逃兵。
距离襄阳最近的保康,刚刚发兵一万出城,就与奉命攻打保康的五千西北军狭路相逢,双方一番交手之后,一万白莲“义军”全军覆没,剩下的守军弃城而逃,西北军不费吹灰之力地攻占保康。
宜都的两万大军刚刚抵挡当阳,人困马乏,前脚安营扎寨,后脚就被早已埋伏多时的两千西北军袭营,烧掉了粮仓,全靠粮食才能勉强驱使的饥民立刻哗营,四散而逃,领兵的白莲教头目成了光杆,只能狼狈逃回宜都。谁想巴东的蛮族却趁此机会占了宜都,跑了和尚又丢庙,不外如是。
坐镇武昌的罗曾宪派出八万人,其中有他的四千嫡系,号称二十万大军,沿江一路北上襄阳,在抵达宜城时,早已暗地里投诚西北的宜城守将纵火烧船,八万大军被烧了一个灰头土脸,损失虽然不算太大,但士气全无,而且不少饥民已经开始溃逃,紧接着便是西北军早有预谋的围追堵截,八万大军战死的不多,但却溃逃大半。
罗曾宪调动大军四面救援,然后四面皆败,皆被西北军打得溃不成军,四散而逃,而这些被打散的白莲教“义军”又重新恢复流民的身份后,将一个流字发挥到了极致,一时间整个湖州地面尽是流匪,逼得各州府纷纷结寨自保,普通百姓不是沦为流民强盗,就是变为民壮,披甲持刀,枕戈待旦。
湖州之乱象,让一位湖州大儒如此形容:“历代兵祸,多在西北,故西北民风彪悍。江南繁华之地,少经战乱,文风昌盛,故江南民风绵和。今西军由蜀入湖,乃前史未所载,白莲起于湖,天下粮仓之地竟有百万流民,亦是亘古未所见,而今湖州盗匪横行,兵戈四起,百姓为之流离,生灵为之涂炭,放眼四周竟无半寸太平立足之地,此千百年来从未有之乱象也。”
;(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