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 睹舰下水思技术 (求月,新纪元1912,无语的命运,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满清和日本在接受西方军事技术的观点上,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和态度。满清的国家财力雄厚但观念愚昧,在朝廷官吏的眼里,只要拥有了和西方同样的军事器械,就自然有了强大的国家。为此,满清坚持走购买与仿造之路,几十年下来没有独自创新的技术成果。日本的国家财力单薄,明治维新的军队意在彻底摆脱陈腐的军事观念,在购买欧美各国的近代化军事技术过程中,走吸收消化的创新之路。十九世纪末,日本在许多科技领域内,已经成为能与西方列强比肩的后起之秀。清日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在战争中得到了不同结果,满清大员为顽固迂腐的观念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满清大员走单纯仿造抄袭之路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军方拒绝购买品质低劣、价格昂贵的国产武器,以致各军工企业滥制的枪炮弹药大量积压滞销。失望的政府和军方开始转向另一个极端,采取紧随国际武器发展新潮,实时购入外国最新式武器的策略,满清因而成为当时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大买家。
十九世纪的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军火市场,在一批批拖着长辫子的满清官吏采购团附近,混杂着许多相同肤色的亚洲人面孔。他们身着西洋服,头戴洋礼帽,颇具绅士气度,是在武器工学方面具备很强专业知识,对最新武器技术充满兴趣的日本学者。前者貌似钱囊充裕,大有买回欧洲所有新式武器的豪气;后者显得谦逊好学,试图将欧洲的技术带回自己的国家。在对近代军事科学技术的获取态度上,日本人采取了与满清完全不同的考虑。明治政府在完成了军事体制构造的转变后,接着下大气力在新世代战争技术领域刻苦钻研,发展本国的武器工业,企图打造一支拥有先进科技支持的近代化军队。
而最终的结果是,满清的军事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缺少消化、吸收、创新的观念,只想通过购买和仿造的捷径,一举增强自国的军力。结果满清从来没有真正掌握到欧洲人的枪炮技术,本国的基础科技工业也与日本拉开了距离。清日两**事科学技术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枪炮武器领域,在后勤支援、卫生医疗、食品供给、物资投送等与战争密切相关的领域,差距也日益加大。当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科技看齐,国内拥有数千公里的近代化铁路时,自恃傲慢的满清,却在铁轨上奔驰着独创的“铁路马车”。
而这种短视心态,甚至直到百年之后,依然是中国引进技术的缺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日两国的工业几乎同时起步,而相比于日本引进技术的远见,以及通产省产经联规定的“钢铁、化工产业一年只批准一项设备引进投资的决定,并得到首相认同”以及“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化、三号机国产”的“引进、吸引、改进”的道路,从明治维新开始,在引进技术上日本更为重视的是技术上的引进,而非硬件设备的直接进口。
除了引进苏联技术初期的系统化、科学化,到了八十年代引进外国技术,全变成了一锅蜂式的上马,各地竞相购买外国设备,完全忽视对引进设备的技术吸收,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西服生产线一窝蜂式的引进,到后来市场饱和,服装厂倒闭,再到各省引进家电生产线,再到后来的钢铁生产线、汽车生产线、城市的型像工程等等,都是“大跃进”粗旷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特点都差不多:用国家人民的血汗钱投资,成功了是自己的升官的“政绩”;失败了却不用自己负责。其最终的结果却是大家都有目共睹,不言而寓。
像钢铁企业,从80年代末以来,各家企业无不以“低价”引进欧洲各国因人员、原材料成本过高,失去竞争力,又遇到市场饱和,关停出售的旧钢铁厂为荣,号称是“为国家节约外汇”、“为企业节约资金”,而根本不考虑国家整体的硬件技术吸收,甚至造成冶金研究所研究同类设备卖不出去的局面,最终的结果极为明显,中国或许是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但是大多数设备或者设备核心却是进口的。
再到后来所谓的国产化,依然是那个众人皆知的“国产化个壳子”,或许正是因为了解中国所谓“世界第一钢铁大国”以及技术引进的真相,李子诚才会固执的追求“国产化”,甚至达到不惜成本、不计代价的地步。
不过也正是这种固执,才会使得连云钢铁公司在继民国二年生产出st42造船钢后,炼出st52造船钢,而在“河内级”战舰的修复过程中,实现了/a表面渗碳硬化钢的小批量生产,尽管相比于德国二战标淮仍有一些差距,但相比英德美三国同类钢材不仅毫不逊色,甚至主要指数还超过三国同类钢材。
而这三种战舰钢材的生产,却意味着,中国在建造战列舰时可以提供全部所需要的钢材,而在战舰装甲钢技术上,中国甚至超过了现在的德国,只要进一步研究,再过几年,至多十年,战舰装甲钢技术就能够达到二战德国水平。
而如果没有当初的坚持,没有“修复两艘战舰相当于建造两艘新舰的巨额投入”,那来的连云钢铁公司技术上的突破,这种技术上的突破拿再多钱也买不来,而且现在,自己所制定的产业发展道路,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借鉴了后世的日本。
心下沉思着,突然身后却是传来沈鸿烈的咳嗽声,这时,李子诚才注意到,现在不是自己浮想联翩的时候,今天是个大日子,是“平海号”战列巡洋舰下水的日子,望着那漂亮的“大西洋舰艏”,先清了一下嗓子,随后李子诚走到扬声话筒前。
“懿维平海,光耀晨曦,五牙制伟,重瀛飚驰。鹰扬展绩,龙跃肇基,威宣楼樯,色壮旌旗。飞云宏略,翔凤盛仪,无远弗届,履险如夷。横庚佇卜,洗甲相期,鲸波恬静,瑞兆吉时。中华民国国务院国务总理李子诚,民国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军舰下水需要作诗一首,读罢此诗后,满面欢色的李子诚便拿起系于舰艏的红绸下的香槟酒,猛的一下将大瓶香槟酒向舰艏砸去,伴着玻璃瓶的碎响,一时间酒花四溅。
掌声、欢呼声、军乐声、鞭炮声随之时响起,沿着船坞两沿排列的鞭炮响起时,“平海”号战列巡洋舰在拖船的拖曳下徐徐下水。
此时,站于高台上,听着耳边传来的军乐声,李子诚的唇角轻扬,现在这只是开始,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中**舰乘风破浪进入大海,在大海上悍卫这个国家的利益,而中国的国势势必也将如同这战舰一般不断前往,任何人、任何国家也别想阻止他的脚步。
明天,想到明天那几个英国人就会到达连云港,回过头来,望着沈鸿烈,李子诚认真的说道。
“成钧,明天,明天可就看你们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