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四章 理家,儿女成双福满堂,红粟,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青山家的也不客气,连声应下。
吃过晚饭,林娴娘又转了过来。兴奋地跟邱晨说和林老太太商量的结果。
正如林娴娘所说,林老太太对林娴娘去府城开铺子的事情很支持,还在仅有的存银中拿了一百两给林娴娘做本钱。
邱晨索性把自家的白案师傅贾氏借给林娴娘,让她帮着林娴娘一起琢磨点心方子。其中包括邱晨琢磨出来的蛋糕。当然,裱花蛋糕没办法推广,这个时代除了北方游牧民族,中原地区的居民还是很不习惯牛奶味道的。再说,这里没有全年产奶的奶牛,牛奶的来源也没办法保证。
不过,纯粹的蛋糕做好了,也足够成为林娴娘点心铺子的支撑产品了。
林娴娘虽说起意做点心生意,但她毕竟没有正经学过做点心,黄姨娘虽说当年学了些做点心的手艺,但那些点心太讲究,大宅院里自己吃还行,真拿来做生意却并不合适,就像林娴娘做的梅花糕和红豆酥,却是雅致清淡,味道也不错,但拿出来卖,就不合适了。
邱晨曾经详细地了解过安阳府的房价、商铺价格,一百两银子差不多刚好够府前大街租一间位置一般的小商铺了。不过,林娴娘想要做高门大户的生意,那不妨去南城或者府后大街。前者是富商大户的集中所在,后者则是安阳府官员宅院集中地。
得了林老太太的同意,第二天,邱晨就打发人给镇上回春堂的陈掌柜和赵先生送了些干货过去,并托陈掌柜给大兴传了话,让大兴即时开始在府城寻找合适的商铺。林娴娘要开的是点心铺子,对铺面的要求不是太多,周边最好是酒楼、茶馆比较集中的所在。另外,最好有个比较宽敞的后院,还最好有独立的水井。毕竟是做吃食的铺子,制作、清洁卫生都会大量用水,有个水井方便的多。
这边林娴娘的事情算是暂时告一段落,邱晨就开始着手整理三进院。
在她去安阳的时间,杨俊猛和满囤父子帮着把后院新买的土地平整了,圈进院子里,在二进后边加盖了一套院落房屋,在学堂后边加盖了两排两间一户的独立小院落。因为不是太急着住进去,这一次的房屋晾了大半个月才粉墙、吊顶棚安门窗,这会儿基本设施都弄好了,帘幔床帐,青江家的也带着人做好了。
邱晨房间里,廖文清送的那一套黄花梨家具是搬进来后装的,大件儿,比如床、罗汉榻,邱晨原想着都搬不出来了,可没想到一说买新家具,杨树猛就说了,她房里那一套拆卸了搬过去重新装一下就好。想要一下子买那么一套家具,可不容易。
她这才知道,原来榫卯的家具并非一成不变的,竟然是拆卸同样方便,而且,工艺好的榫卯家具,拆卸几回再重装都不会出现晃动走样的现象。特别耐用,特别技巧。
想起现代那些用钉子组合起来的家具,别说拆卸,搬动一下都会走了形变了样儿……有些老古董还是很值得传承的。
三进院的房屋格局跟二进完全一样,邱晨这一次搬家也简单,把整套的家具搬进三进院,原位摆好,挂上新做的帘幔床帐,请了两个老木工把式,花了还没一上午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仆人们搬家。
大兴、青江、顺子、赵九一家各分得了一个小院子,邱晨屋里的丫头们,阿满的两个小丫头,仍旧住在三进院的后座里,雨荷、月桂和春香一间,玉香和青杏一间,玲儿和梅子一间。又给春香安排了整理书房的活儿。小子们各自跟着自己的主子住着,阿福的小厮暂时住在二院的西厢房里,等阿福再大些挪进二进,他们就不用再动了。
这一番搬动完毕,从县里定做的家具也运了过来,又一一安置在二进院的正房和三进院的厢房里,各处安排妥帖,也花了三天时间。
邱晨搬进三进,丫头子们就都留在了三进伺候,算是与外边的俊文俊书等人彻底隔离开来,王氏的位置也从二进门挪到了三进门,没有活儿,三进的丫头都不允许出入。俊文俊书等人也不再进三进吃饭,邱晨把吃饭的地点挪到了一进院的正屋餐厅,算是内外院鲜明起来,规矩也慢慢立起来了。
搬完了家,邱晨也没停下,又安排人开始整理后院。经过这一回扩建,林家的宅子几乎建到了半山腰。前两进院子是平整的,从第三进院子开始,就依着山势一路往上,到了后园,就是一大片山坡地了,却也宽敞,足有十来亩大小。
如今已近三月底,植树稍显晚了,种草还不算过时,邱晨就将靠近三进院的部分划出相对平整的一块,整理成了菜园子,种上了各种时令蔬菜,当然,少不了她最宝贝的辣椒苗。再往上,原来的野草清理了,种上一些攀援的葫芦、南瓜、豆角儿、扁豆,最上边的部分,则保持了山野的原生态,用竹篱笆隔了,只在角落建了几个木制的棚舍,然后将香香一家和小鹿、鸡鸭都散养到那一片儿去。这一回,完全是原生态自然放养了。
接过,元宝也特别喜欢这一块原始的林地,每天看不到就跑去撒欢儿了。
这一边,邱晨也就动动嘴,然后就交给别人做去了。没用她花费太多精神和力气。
后院安排完,邱晨也开始铺排着往自家的三亩多地上种植辣椒了。
说起这三亩多地来,邱晨不由得又想起了刘三河。这位去年卖了一年身,为林家种了一年地,今年邱晨没有续约,刘三河居然自动自发地仍旧每日过来,不但种着三亩多麦田,还每日照看着门前的池塘。没妄了他去年天天跟老何同吃同住,种藕、养鱼居然都有板有眼的,不等邱晨吩咐,已经将池塘里的莲藕移栽了,扩展到了小半个池塘,还把邱晨从南沼湖带回来的菱角和鸡头米也种上了。因为下手早,这边的莲藕已经萌发,尖尖的新荷打着卷儿,挺出了水面。倒是菱角和鸡头米种的比南沼湖还晚,至今没有露面儿。
他做的很用心,邱晨索性就把这一片交给他管理,并且告诉他,每个月给他一两银子的月钱,吃饭不用邱晨说,刘三河每日都去东跨院吃饭,雷打不动。
邱晨把刘三河找来,把种植辣椒苗儿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讲给他听,刘三河如今也跟着帮工们一样领四季衣裳,穿的整齐了,人精神头似乎也足了些,少了好些个惫懒样儿。听着邱晨细细地给他讲着种植辣椒苗儿的事儿,连连答应着,腆着脸嘿笑道:“东家娘子请好吧,我保证给您种的妥妥帖帖的。”
邱晨并没有理会他的嬉皮笑脸,继续嘱咐道:“这些苗儿要傍晚或者阴天时移栽,栽完要立刻挑水浇水。”
刘三河连连应承着,又一字不差地重复了一遍,邱晨这才放下心来。
辣椒种植能不能顺利扩大规模,并不断优化品种,邱晨可都指着这些辣椒苗儿呢,也难怪她如此小心翼翼。
等辣椒苗儿都种到地里,看着返了苗儿,长的旺相起来,又是四五天过去了。时间一晃进了四月,再有一个多月,林旭就要进省城应试了。邱晨也收拾了东西,再次离开刘家岙进了安阳府。这一次,邱晨进安阳府还带上了林娴娘和白案厨娘贾氏。
到了安阳府,邱晨没有理会别的,立刻就打发了大兴去了省城,寻一处合适的客栈包个小院子,或者直接租一个民房小院……实在租不到合适的,就干脆在省城买上个小院也成。
大兴已经在府前大街买了一个小铺子,铺面不大,位置却极好,就在云中仙斜对面儿,旁边还有一家酒楼和两家茶馆儿。邱晨顾不上理会这些,就打发了顺子带着林娴娘和贾氏去看铺子。
然后,邱晨就安排着玉凤、顺子家的给林旭做夏衣,按照府试的各种经验准备应试用品。同时,亲自跑去市场购买新鲜的食材,盯着厨房,甚至自己动手给林旭做各种营养餐,以增加营养。
这期间,邱晨又带了几匣子新出的梅香香皂,和刚刚得的去了趟郭府,这一次,终于见到了郭大老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