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2、第22章,六零小炮灰,恰恰果,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陆清灵同志,我要不要随礼啊。”跟小丫头相处久了,他就发现小丫头特别有主见还撑得住,俨然一个小大人,小小年纪为了家里一天到晚的忙碌,平时也不见她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现在看她被一群孩子围着一脸窘相,就忍不住发笑。清灵不接话,挤出孩子堆挥挥手,拉着周恒就跑,直到跑出孩子们的视线范围内,她才松了口气。
“小孩子太可怕了。”
周恒乐,“你自己不就是小孩子。”
清灵哼了一声,“你不懂,我是顶梁柱,已经脱离小孩子的行列。”
周恒抢过她背上的背箩,甩自己背上。
“咱们接下来要走哪边,请顶梁柱同志指示。”
清灵抬手指了方向,“那边,咱们往山上走一点,去看看能不能逮到野鸡,要是我逮到野鸡,你给做个好吃的菜,行不行?”
和清灵做菜很一般不同,周恒很会做菜,别看他是个年纪不大的男孩子,做出来的菜竟意外的好吃,自从周恒露了一手,清灵就再也没自己做过饭菜了,如今陆家的饭菜都是周恒在做。
也不是清灵这个房东压榨租客,而是周恒自己乐在其中,似乎很喜欢做菜的样子。
果然,清灵才开口,周恒就一口答应了。
清灵的运气又回来了,刚上山,还没深入就捡到了两只野鸡,还有一只兔子,真的是捡,完全不需要她费力气捉,野鸡野兔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周恒看得咋舌,原本他还准备大干一场,让小丫头吃上野鸡来着,哪知道根本没用上他。
“你养在家里的野鸡也是捡的?”
清灵点头,“那当然,总不会是变出来的。”
周恒无语,就这样和变出来的也没什么区别吧。
他不禁伸手扯扯小丫头的耳朵。
清灵拍开他的爪子,“你干什么呢!”
“我试试看你是不是妖精变的。”
“嗤~哪家的妖精扯扯耳朵就能现原形?实话告诉你吧,我不是妖精,其实我是戏精。”
“……看出来了。”
这是清灵第二次上山,这次完全没深入,收获却一点不逊于第一次进山。
周恒从惊讶到震惊再到麻木。
“这不是你第一次有这种收获了吧。”
“对,确实不是第一次。”
周恒沉默了一瞬,“你对我还真是放心,就不怕我是坏人,抢了你的东西,或是去举报你?”
清灵摇头,“你不是。”
“你怎么就知道我不是,坏人脸上也没刻着字。”
“我闻出来的。”
“……”他身上只有汗味儿。
周恒确定小丫头是在忽悠他。
话题到这儿就止住了,两人默契的不再讨论这些问题,而是开始商量野鸡到底该怎么吃,还有家里的黄鳝又该怎么吃。
回程的路上,清灵不但捡了不少干柴,还把做菜的佐料也一起“捡”齐了。
周恒忍不住道,“老天怎么不让你捡坨黄金?”
清灵一脸深沉,“这年头黄金不如粮食值钱,今天回去你多吃两口,兴许就体会到吃黄金的乐趣了。”
“……”
清灵和周恒回到家后,时间也不早,两人分工默契,周恒开始做饭,清灵收拾帮忙。
杀鸡杀黄鳝的活儿全都被周恒揽了,杀鸡常规操作非常简单,清灵也会,就是杀黄鳝,清灵不会,她很好奇周恒要怎么处理这些滑不溜丢的黄鳝。
周恒找了块臂长的薄木板,又问陆丰年要了颗钉子,把钉子穿透木板订在在上面,钉子尖的那头露在外面,只见周恒拿起一条黄鳝,把黄鳝脑袋按进钉子固定住,就开始麻利地给黄鳝开肠破肚,不要的部分刮掉,在宰了黄鳝脑袋,只要身子不要脑袋,然后把钉子上的黄鳝脑袋扣出来丢掉,再换下一条,整个过程手法干净利落,一看就知道已经没少做这事。
“你以前常吃黄鳝?”清灵好奇。
“也没常吃,杀黄鳝是和我爷爷学的,我爷爷杀黄鳝比我还麻利。”周恒说起爷爷,语气有些低落。
“你爷爷……”
“我爷爷健在,你别多想。”似乎看出清灵误会了,周恒解释了一句,至于别的就不愿再多说了。
清灵暗道幸好自己没嘴快说错话。
她看着周恒动作,跃跃欲试。
“你去干别的,杀黄鳝交给我吧。”清灵已经开始撸袖子。
周恒迟疑,“你确定学会了。”
“那当然,你把窍门都公开了,看两遍不就会了,看我歘歘歘一条给你看。”
事实证明清灵确实没吹牛,除了杀第一条的时候有点慢,后来就越来越快,和老手没啥两样。
“……”又被比下去了,周恒心忖难道自己就只能和小丫头拼做饭了?
“你和我爷爷一定特别有共同语言。”周恒语重心长地道。
周恒的厨艺确实很好,特别还是在不缺佐料的情况下,不过清灵还是忍痛道,“别做太香了,家里的灶房和大门关不住香味儿。”
真是个坑爹的时代,明明有好吃的,都不敢明目张胆的做,怕招眼儿。
周恒斟酌了两秒,郑重建议,“那就一锅清水大杂炖,绝对安全有保证。”
“别,我还是选择美食。”
老两口脸上的笑一直没落下过,心道俩孩子处的真好,和亲兄妹似的。
……
插秧收尾完工后,队上就准备把知青点给建起来。
知青下乡到牛头寨借住老乡家的这段时间,就有好几家发生了矛盾,闹的动静还不小,张明来和郭建业一商量,就决定先把知青点建起来,彻底解决知青的住宿问题,再谈开荒整地的事。
队上组织人给知青盖房子,看活计轻重算工分,活儿重的算全工分,活儿轻的算六到八个工分不等,不少人都想去。
陆丰年也想去,他觉得自己好的差不多了,天天缩家里不是个事儿,家里就他一个大老爷们,他得挣工分养家,看着孙女整天忙里忙外,他不自在,更心疼孩子。
而且孩子也该上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