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贝拾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7章 诸事的思考,重穿农家种好田,捡贝拾珠,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天,张金普两腿间肿的像个大瓢葫芦。一开始没拿着当回事,认为不就是蜂蛰的嘛,过两天消了肿也就好了。哪知五、六天也不见好,还伴随着剧烈的疼痛。

常言说有病不能瞒医生,张金普再难为情,也得求医问药了,——因为他已经疼的受不了了。

这一看不要紧,把他三魂吓跑了两:医生告诉他,他的性命根子保不住了,皮肤下面的肌肉组织已经高度霉烂,并且还发出一股尸臭味儿,唯一的办法只能摘除。

张金普不死心,又转到大医院。结果结论还是一样。并警告他说,如果不尽快手术,毒性扩散到血液里以后,性命难保。

那就手术吧!

几经周折,又住了十多天的医院,把贪污的副业上的赃款全花净了,才保住性命。不过,从此再也不能人道了。

秋后结算的时候,张金普贪污的副业款被查了出来。但钱已经被他花了,便把他家的高档家具退赔了出去。他本人也被开除党籍,撤销了村支部委员的职务,判刑坐了牢。

啊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张金普虽然不是因为人命案而坐牢,烂掉的男儿根也是一种严重的惩罚不是!!!

…………………………………………………………

一九七六年,对田晴晴来说,是个多事的年份。

一月八号中午的时候,大队的大喇叭里传来了一个令人沉痛的消息,人们心目中爱戴的周总理逝世了,这个消息让全国上下都沉浸在痛苦之中。

七月六号伟大的朱德元帅也离开了我们。

七月二十八号举世震惊的唐山大地震,让悲痛中的人们又积极投入到抢险救灾之中。

九月九号,我们伟大的**导师mao主席逝世,举国一片哀悼。

这一年,田苗苗六岁,懵懵懂懂的什么还不懂,对这一切根本就没有记忆;穿越的田晴晴不问政~治,一心一意发展自己的空间,发家致富。

然而,敬爱的周总理和伟大的**导师mao主席的逝世,还是震撼了她。

周总理逝世的时候,社员们都自动自觉的开始集体制作小白花佩戴在胸前,臂缠黑纱,所有在干活的人都放下了手里的工具,大家都围在广播底下,边听着消息边流泪。不论男女,对总理的感情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mao主席去世的时候,村里还设了灵堂。村民们去吊唁的时候,有的人竟然放出了哭声。就连田达林和郝兰欣这样老实巴脚的农民,也哭肿了眼睛。

全国举哀,停止娱乐活动三日。在村里,别说有人吹口哨哼小曲了,就是小孩子们在家里嬉戏玩耍,大人都会斥责:“安静些,什么时候呀还有心法打打闹闹的。”

一切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田晴晴也流了很多悲痛的泪水。同时感受到了敬爱的周总理和伟大领~袖mao主席的感召力,感受到了广大人民大众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爱戴。

作为一个穿越者,目睹了前世的经济繁荣和物yu横流,凌媛媛时期还享受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金钱堆着花的富裕生活。

凭心而论,田晴晴还真有些喜欢这个时期。生活虽然清苦一些,但全国上下都这样。无论干部大小,无论工人农民,都没有贫富之分。因而人人心理平衡,对现状十分满意。

再一个就是这个时期贪官甚少。据说是因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中~共对张青山、刘子善大贪处以“斩立决”,社会变得廉洁奉公并保持了二十多年;一有贪官,就判刑坐牢,两千块钱就执行枪决。如果改革开放以后还仍然坚持这样的话,实现共~产~主~义还真不是一句空话。

田晴晴在心里唏嘘感慨一番。有些事情她无法改变,历史的车轮还是按照原定的轨迹在前进。

不能改变历史,那就改变自己吧!发展好空间,利用好空间,为家人为亲戚朋友为自己认识的人们多谋一些福利!

七月二十八日唐山大地震,田家庄也受到了波及。由于发生在凌晨三点四十二分,不少人被从梦中震醒过来并跑出了屋子,但没有房屋倒塌。

这是一次举世震惊的大地震:里氏七点八级,仅仅几秒钟后,唐山夷成废墟,六十五万六千多间民用建筑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二十四万二千七百多人死亡,十六万四千八百多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三十亿元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

并且大震过后余震不断。

为了接受这惨痛的教训,各级领导对被波及的地区一律要求搭建防震棚,让人们都要搬离住屋,到防震棚里去睡觉。

田晴晴前世对这次地震没有深刻印象,但后来听老人们说,震感就那一次,后来的余震没有波及到。从始至终没有一间房子倒塌。要是这样的话,住防震棚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更何况此时正是大暑节气,天气正炎热。农村卫生条件也不好,白天是苍蝇,晚上有蚊子,“嗡嗡”的在人们身边、头上乱飞。几十个人挤在一个防震棚里,那情景,用“避难”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未完待续)r115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争唐

枫羽飘摇

混在1275

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一路高升

锦猪

田园牧场

若忘书

回到过去当富翁

黑色墨汁

狩猎好莱坞

贾思特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