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煎熬,将血,河边草,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将血 !
(第一天一百多张月票,谢谢大家,还请大家再接再厉,还有六天呢,不要让阿草掉下前十。---23wx-)
国武监的变化其实才刚刚开始。
过了午时,国武监大门便紧紧关闭了,其实,到了这一天的傍晚,还有一些生员陆续来到,他们瞅着国武监紧闭的大门,都是不明所以。
守卫在国武监外的羽林军士记下他们的名姓,并告诉他们,今日开监,他们迟到了,等明日监门敞开之时,让他们自行到国武监判那里领罚。
有人想强行上前叩门,这些军兵冷笑着告诫他们,“如果不想退监的话,最好等明天入监再到监判面前说话。。。。。。”
这些年下来,其实齐子平在国武监的名声真的不错,许多人觉得,国武监这里学风开放,十分自由,国武监的监规,也不用太过遵守,因为齐大人从来不会拿这个来说事,许多年轻人十分喜欢这样宽松的氛围。
实际上,换句话说,国武监之中的规矩,越来越是松弛,很多人信马由缰,将这里当做了逍遥之地。
能够自由自在的在这承恩湖畔生活几年,之后又有功名等着,谁不愿来才就怪了。
但今天,一切都变了,国武监内外,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事实上,到了第二天,甚至过了一个多月,还有国武监生员陆续赶来。
但国武监山长大人给出的时间表,只有五天,开监之后五日之内赶到国武监者。将当着国武监上下的面受罚。之后赶到之人。一概不纳,按自动退监论处,在国武监以及吏部存档之中消其名姓。
而五天的时间都是给地方上的生员的,至于长安以及长安县左近之生员,当日未曾赶到,则一律除名。
这个下马威是国武监山长大人亲自给的,没什么人敢有任何异议。
只这一下,便有二百四十六人离开了国武监。成为第一批被国武监退监的生员。
这种不告而诛的行为,留下的名声并不好听,这二百四十多名生员中,有些人家世可着实不错,长安豪门,地方大族,皆有其人。
许多年轻人回去哭诉,请求长辈缓颊,甚或是到国武监讨个公道。
但随后,晋国公的文书也跟着他们便到了。其中列清其过,以及国武监除名的缘由。
这里面。可不只一个开监之期迟到的过错,其中在国武监,什么时候,犯了何许监规,都列的清清楚楚,即便各处多言晋国公未免苛刻,心存不满者大有人在,但还敢到国武监寻晋国公说话的人,却一个都不见了。
到是有人告到御史那里,有御史想要上书参劾晋国公赵石,到了张世杰这里,也都卡住了,张世杰之问了一句,晋国公赵石为何人?可是国武监山长?
御史们顿时没了声息,不服者到是想说,晋国公如此作为,大大不妥,枉为人师云云。。。。。。。
但国武监这里的情形太过特殊了,这里出来的人物,大多会投身军旅,只这一条,就不能和国子监以及其他书院,甚或是府学,县学相比。
那些老生常谈的师生之道,也无法全然扣在国武监的头上,这里面受教的年轻人,说到底,将来都是些军人,他们不是读书人来的。
不说这次开监引起的动静有多大,或者有多广。
到了这一日晚间,国武监后面的那座小楼之前,十几个年轻人在犹带寒意的春风中瑟瑟发抖。
已经在这里站了多半天的他们,可以说,又饥又饿,一个个脸色都苍白了下来。
但这里的情形,让他们不敢稍动,只能撑着身子,笔直的站立在那里。
这多半天的工夫,国武监的各位教授,教习们陆续去到小楼之中,又陆续离开。
进去的人全都面色凝重,出来的人有的脸色苍白如雪,有的满头是汗,有的颤颤巍巍几欲倒地,有的则截然相反,满面的喜色。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但站在小楼前面的年轻人,却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的地方。
那就是以前越受齐大人赞许的教授,出来的时候,越是狼狈,以前那些表现粗鲁乖张,张口闭口粗言俗语,或者只有一身匠艺,别的什么都不懂的教授,出来的时候越是高兴。。。。。。。。。
年轻人们立马琢磨过味儿来了,齐祭酒的一番心血,怕是要付之东流矣。
大将军以军功起家,创立国武监时,便将这里当做了一片军营,他教导出来的学生,也都从军报国,没有说谁去弄个状元什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