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800章 兰芳共和国,这个天国不太平,三江口水,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然,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出口,但众人也都明白,那便是顺势将整个沙捞越全部占领。
果然,最先明白过来的却还是曾国荃,他直接道:“谭大人,莫非陛下的意思是让我们这次趁机将这傻佬越给占领了,作为中华帝国的第一个海外省?”
“不错!陛下的密令便是这样!但为了不传出去,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谭某特意将众位将军召集在这。此次出征,陛下希望杀出威风来,让南洋的华人同胞都知道,中华帝国是他们的靠山,让那些西洋列强也知道,华人也不是那么好任意践踏和欺凌的。另外,陛下还特意交代,对于沙捞越的土著们,不必手软,不听话的全部击杀,顺便将这个沙捞越、甚至整个婆罗洲岛屿都占据下来,陛下说了,这个地方多年前就已经有我们汉人居住生活,自然应当归属我们汉人。”谭体元一脸崇敬,转达着皇帝的谕旨,虽然是口头上的,虽然是远离本土数千里的大海之上,但那神态,毋庸置疑,必须遵照执行。
施利芬心中一凛,他已经明白皇帝的想法,先是一惊,继而恍然。他从普鲁士而来,以前虽然没有多少接触海洋,但毕竟身处欧洲,眼光还是开放性的,他清楚这婆罗洲主要分为三股势力,最大的一股自然是荷兰,婆罗洲的大半都是他们所谓的荷属东印度的组成部分之一,占据婆罗洲的除北部以外的大半地区。而荷兰人向来以商业闻名,何况此时刚从法国的统治下独立出来,而且比利时从荷兰独立出去,荷兰的整体国力已经衰落下来,能占东印度群岛,完全是因为1824年的和英国达成的协议,双方互相交换的结果。而如今荷兰自身的军事力量根本就不足为惧。而此时的婆罗洲的北部,英国参与控制得并不深,沙捞越只是扶持了一名英国人建立了布洛克王朝来控制,而东北部的沙巴目前还未开发,都是一些土著部落,北部中间是文莱王国,目前也并没有完全受英国控制,只是成为它的保护国而已。也就是说,目前的婆罗洲北部地区,虽然名义上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但实际上并没有被英国真正的控制。那这样一来,英国在婆罗洲的利益并不是很深。施利芬终于明白,为何皇帝敢悍然出兵占领婆罗洲了。
这简直是自己刚学会的那个什么谚语来着,对了,火中取栗,这个谚语形容这位皇帝的举动最是恰当不过了。施利芬甚至可以想象,那位皇帝得知同族的数千同胞在婆罗洲被屠杀,是多么的迫不及待出兵的模样。这简直是一个最为完美的借口:保护被屠杀的子民,惩处凶徒,正义地出兵保护侨居的子民,然后赶跑了凶徒,剩下的荒芜之地作为赔偿给惨死者的家属,顺便定居下来。
听说荷兰人此次也参与屠杀那些华人矿工,皇帝陛下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出兵的借口,直接将整个婆罗洲都占领。然后趁着英国人在印度叛乱没解决之前,自顾不暇,无力顾及东印度群岛的大好时机,趁机深入,而这时荷兰依靠不上英国人,以他们的海上力量和军队,根本就挡不住中华帝国的南洋舰队和一个步兵师的进攻。这样的话,说不定以很小的代价,便能将整个东印度群岛全部占据下来。这可是一大块肥肉啊。可以想象,以中华帝国雄厚的国力和众多的人口,一旦真的将东印度群岛占据下来,并且站稳脚跟,不出数年,中华帝国的国力必定能更上一个台阶,不单单仅限于目前的东亚强国,而是可以与欧洲并肩而立的列强了。
不过,这还得有个前提,便是英国真的不插手才行。
施利芬摇摇头,感觉若只是占领婆罗洲,很可能英国还会忍住不插手,若是将整个东印度群岛都占领了,哪怕那时英国还没平定印度的叛乱,也会竭尽全力阻止中华帝国。站在这个世界最强帝国的立场,自然不愿意看见一个大国崛起,这必定会危及它的利益。东印度群岛的地理位置太过重要,而且物产也很是丰富,英国愿意将之交给荷兰这种欧洲弱国,但绝不会愿意交给一个近在咫尺的强国,特别是这个差点还成为他的殖民地的古老东方强国。
就看皇帝怎么交代那个谭司令官的了。
众人齐声点头称是。
谭体元接着便直接安排起来:“丁将军率领第二分舰队,外加步兵第三十八师的二个主战步兵团,前往东北面的汶萊海湾。根据情报,那汶萊16世纪的时候虽然强大,号称一国,然而其如今已经衰败下来,加上那沙捞越地区被那布洛克王朝夺取后,其国力更微弱不堪,总兵力不足二千人,其中还有近十分之一的华族同胞可以招降。你们有一艘一千五百吨级的护卫舰和三艘炮舰应该能直接开进汶萊内河,攻打汶萊王宫的防守壁垒,掩护运兵船登陆直接占领汶萊。对于汶萊苏丹,陛下交代,其以前乃是浡泥国,一直进贡我中华天朝,自大宋开始,至明代,每代国王均会上贡中华。直至明嘉靖还是万历年间,浡泥国发生内乱,王族尽死,他族纂位这才不复进贡天朝。因此,这汶萊苏丹如若投降也就罢了,如若不然,则必须俘虏押解进京,当面由陛下亲自审问,再交外务部和司法部联合审决,惩处其罪行才行。”
施利芬心中暗道,皇帝好算计,竟然能从中华历史上找到这汶萊国朝贡的典故,这下出师有名,直接以兴师问罪的名义征讨其不进贡的罪责,或是打着为之前的汶萊王族复仇的借口,便是英国人明知道是胡乱找个借口,也不大好说什么,陛下真是绝了。
丁汝昌和曾国荃当即接令。
丁汝昌脸色通红,神情激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