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缆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二十六章应对,大唐再起,飞天缆车,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事实上,对于这种碰瓷的举动,虽然萧善文当地方官不久,但他好歹聘请了个好幕僚,处置方法滴水不漏。
首先,他只是问清其祖父之名,然后又好吃好喝的招待一番,再派遣衙役,直接送到了长沙府,交给宗正寺处理。
因为他明白,无论这种事,怎么处理都是一件麻烦,而且费力不讨好的事。
这要是真的宗室,他个地方官勾结宗室又算什么?影响仕途啊!
假的更不必说,鉴别麻烦,又没好处,干嘛趟这浑水?
对于这种滑不溜水的举动,宗正寺正卿,宣王李骏,李嘉的叔父,真可谓是忙昏头了。
不只是常州,随着大唐在各地陆陆续续建立了统治秩序,这样一来,来自各地的宗室层出不穷,简直如同蝗虫一般,密密麻麻,超过了千例。
“陛下,宗正寺本来就是个清水衙门,拢共不过百来人,平日里最大的事,就是对宗室进行考选,登记,如今各地押解过来的人数,约莫五百来人,这些日子还有人被押解过来,粮食都不够吃了!”
宣王李骏是李嘉生父,李维的庶出弟弟,由于就只有兄弟二人,分家时李维多与了他几个田庄,日子过的还算凑合。
李维子嗣艰难,三十来岁才有了李嘉,而李骏只比其小五六岁,则好几个儿子,子嗣茂盛,孙辈更是许多。
鉴于亲亲之则,李嘉就让其与外李修贤一起,一正一副,掌管宗正寺。
此时,这位四十多岁的叔父,正一把辛酸泪地哭诉着,只是一直干嚎,毫无诚意可言。
“叔父,罢了,罢了!”李嘉摇摇头,颇为无语地问道:“宗正寺可想出什么法子没有?这么多人,一直安置在宗正寺,也不算个办法?”
“我正是没法子,才来找陛下的!”李骏闻言,立马就停下了干嚎,小声道:“前唐到如今,已经亡去了数十年,宗籍已经散失,哪里还找得到,证明不了其真假!”
“况且,就算他们是真的,我不能全盘接受,大唐几百年,宗室那不得成千上万,咱们外李、内李,已经多不少,再纳入,这不是鸠占鹊巢吗?”
听着这番话,李嘉倒是觉得甚有道理。
前唐到现在,三百多年,虽然在唐末被屠戮了一批,但许多人还是逃了过来,隐姓埋名谁不会?
这上千人,恐怕还只是刚开始,真要是没弄好,恐怕就得几十万人了。
如今,他倒是面临了汉光武帝那样的境界,前朝的宗室太多了。
汉光武帝倒是干脆,把西汉时期留下来的诸侯一律降为侯,只有自己的子嗣才为诸侯王,建国享受俸禄。
但,人家与李嘉又不一样,刘秀是认汉元帝为爸爸,认汉元帝为爷爷,从宗法上继承了汉朝的主脉,从支系,跳跃到了嫡系。
而李嘉则不一样,他直接是以支系来继承皇位的。
换句话来说,这叫做皇位宗系转移,安史之乱后几个皇帝他都是要承认的,那些宗室,依旧是宗室,甚至有的比他还要亲近一些。
他倒是没有想认几个爸爸,把自己转移到嫡系上去,毕竟是要称祖的人,能一样?
不过,这些宗室倒真是麻烦,全天下姓李的太多了,再加上唐朝皇室又喜欢赏赐国姓,比如党项人李元昊,沙陀人李克用等,这些人理论上也是属于宗室,毕竟是赐姓了。
后世郑成功之所以能割据台湾,就是因为他被赐姓朱,名成功,原名叫郑森,与郭荣变柴荣一样,满清,给他取个郑成功的名字,可谓是中国扭曲的典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