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八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漫步歌神路,李天佐,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漫步歌神路 !
第四百二十八章《人生何处不相逢》
或许是这无牌儿的车子已经成了保剑集团在香港的标志之一,在毕文谦回过神来准备下车之前,守在机场的人群就眼尖地渐渐围了过来。
“毕文谦!”
“毕文谦!”
一开始杂乱的呼唤声,不久就统一而有节奏的短促口号。也不知有没有人在人群里面带节奏。不过,这大约并非重点。
唯独,大多数人的口音……有些让毕文谦这个当事人出戏。
“边姐姐,带我下车吧……”
终于,调整了一会儿心绪,毕文谦下车了。
在人群爆发的欢呼声中,他带着微笑,扬起手,挥舞着致意——如他上辈子在媒体上见过的某些画面。
待他扬起的手微微虚压,人群稍微安静,毕文谦偏头问粟车:“如果我在这里说点儿什么,会不会影响机场的正常运行?”
粟车只是微妙地笑着:“毕经理,需要现在就把麦克风给你吗?”
“啥?”毕文谦一愣。
“你不是说,要在这儿,唱一首歌给陈蕙娴吗?”
“难道你……”
“毕经理,你在香港的方方面面,主要是由我负责的。”粟车难得地花哨了一把——高举起手,打了一个响指,“这是份内的事情。站好最后一班岗。”
仿佛机括发动,随行的人员一下子忙碌起来,有条不紊。
不久,毕文谦被簇拥到了候机室里的一侧,虽然聚集的人群在协调下留出了一溜通道,却还是占据了大半位置,被三向包围的毕文谦,回头看着侧后的边玫,她正处变不惊地微笑着。
又过了一会儿,人群里仿佛卸下伪装似的,撩起了不少长枪短炮,粟车带着陈蕙娴,拖着话筒线,拨开一边人群,重新来到毕文谦面前,把话筒递来。
“毕经理,和香港人民说几句吧。”
旋即,粟车把似乎稍微有些兴奋的陈蕙娴让在正中,自己和边玫一左一右,守着她和毕文谦。
手捏着话筒,看看延进人群的话筒线,毕文谦稍微拖了拖,清清嗓子。
看来,是没有乐器什么的了。不过,在这个年代,能做到这样,也不必再苛求什么。
“陈姐,你来了。”先朝身边的陈蕙娴点点头,毕文谦又向人群挥了挥手,“大家好!我是毕文谦。很感激大家在这个时候来为我送行。”
“说起来,初到香港的时候,有人告诉我,说香港的大家,喜欢我的歌,建议我为香港写一首粤语歌。当时,我只能说,试试。因为,那时候我压根儿不会粤语,,说,不会说;听,听不懂。所以,我在这个城市住了两个月。除了准备欧歌赛,就是学习粤语,几乎没怎么出门。不过,最近几天,我见了不少香港的朋友,虽然大多数都谈不上深交,但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还是给我留下了对于香港这个城市的印象。而昨天,我和身边的这位陈姐聊了许多。我和她有一个约定——在这里,我会唱一首歌,如果她在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上坚持了自己的选择,那么,这首歌,我希望,由她来唱。”
现场,一片哗然。
毕文谦伸手虚压了一下:“虽然这首歌是昨天见过陈姐之后才动笔写的,但之前,更早的时候,我就了解过香港这个城市的历史。早在秦朝的时候,香港就是南海郡的一部分。汉晋隋唐宋元明,一代代走来,虽然具体的行政划分略有更改,总的来说,大同小异。直到,近代,中华的百年屈辱史。这片土地,从开端到结束,始终亲历着。大约四十年前,这里,本有一个契机,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那个时候,一穷二白的我们,没有把握住。一河一桥,咫尺天涯,多少人,青丝白头。”
“这首歌,既是我写给陈姐来唱的,也是写给各位香港人民的,顺便,也考虑了一下陈姐的年龄和际遇。昨天,我对梁嘉辉先生说,我来晚了。也许,对于香港这个城市,我来得也有些迟。也许,这首歌,也是一首迟来的歌。纪念香港,纪念这片土地上的同胞经历的数十载光阴。”
“现在,我唱给大家。”
别过话筒,开了开嗓,毕文谦对着潜伏在人群中的媒体,或者说包裹着媒体的人群,清唱起来。
“随浪随风飘荡,随着一生里的浪,你我在重叠那一刹,顷刻各在一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