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钓鱼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六章 载入史册的细胞观测(6.2k),走进不科学,新手钓鱼人,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根据现存的一些手稿来看。
惠更斯设计的磨镜工具外观上有些类似古代行刑的刀闸也就是路易十六快乐架:
‘刀闸’上挂着一个小球通过外力推动小球旋转从而对玻璃进行加工。
这套工具制备起来并不算难也不需要太高的精度。
毕竟在原本的17世纪欧洲还没开始工业革命呢。
不过与惠更斯设计有所不同的是徐云对力矩方面进行了一些优化:
一来是加了两根辅助绳缩短了左侧的偏转力。
二便是先让驴去给发条蓄力接着再通过发条提供推力省去了人力的支出。
发条形变产生的能量持续时间很短但瞬时量级却很大对于精加工来说是个相当合适的工具。。
反正那头驴也是老苦力了辛苦就辛苦点吧。
说到头还是那句话。
驴再累关徐云什么事呢?
总而言之。
按照徐云的规划。
整个望远镜的制作耗时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
预计在八月中旬上下便能进行第一次星空观测。
至于显微镜嘛则要简单一点。
毕竟整个过程中最困难的一关已经在不久前被老贾他们解决了。
哪怕没有干涉仪进行辅助显微镜级别的小口径透镜还是不难制备的。
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代加工玉石的技术就有些类似透镜制备并且形成了产业。
那种性质甚至已经超过了“雏形”的概念都可以归属到早期应用的范畴了。
只是那时候没有光学的详细概念先民们算不出k(θ)的函数而已。
因此眼下有了相关曲率半径的数据在徐云拿出曲率设计图后五天不到齐格飞便带来了个好消息。
“王公子幸不辱命。”
院落中。
齐格飞指着石桌上的三个小盒子笑着道:
“公子所需的两类镜片都已制作完毕了就在这几个盒子里头。
左侧盒子中的镜片倍数最低中间其次右侧的则倍数较高。”
徐云朝他道了声谢没急着去验收而是先从随身的袖带里取出了一副由羊肠制成的手套。
羊肠这玩意儿在古代其实不算在美食的“羊杂”里的而是另有所需:
它经常被用作小雨伞甚至唐朝开始还有官方的店铺售卖羊肠套。
因此在橡胶工业趋近于无的古代它其实是个非常优良的手套材料。
只要通过之前制备的高浓度酒精浸泡去味基本上和后世的橡胶手套没太大区别, 至少做些基础实验那是绰绰有余的。
戴上手套后。
徐云按动开关, 打开了三个盒子。
只见此时每个盒子的中心, 赫然都摆放着一枚灵巧的小透镜。
按照齐格飞先前所说。
其中左边的是十倍目镜中间和右边的分别是40与100倍的物镜。
对显微镜有基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但你别看10x100和25x40的放大倍率看起来同样是1000, 实际上二者的成像效果却差异很大。
因为目镜反馈的是虚像, 倍率并不需要太高,
真正决定显微镜分辨率的镜片, 主要在于物镜。
不过高倍率的物镜好是好但它的使用要求也是非常麻烦的。
比如它需要配合滴油才能使用, 也就是术语上的油镜。
这里的油通常指的是香柏油通过柏木提取特殊情况下用水也能勉强应付。
这些油不仅要滴在物镜和盖玻片之间, 还要求滴在在聚光镜和载玻片上。
如果不滴油的话。
呈现出的图像虽然能看, 但画质会下降的很厉害, 严重干扰观察。
经常下小电影的同学应该比较能理解画质下降这四个字的意思。
因此早在两天前,
徐云便用之前蒸馏酒精的设备配合电解池, 再次对柏木进行了蒸馏。
还记得当初徐云为啥特意交代要用弯曲的铜管吗就是为这事儿准备的。
只可惜徐云身边的一群鲜为人没法明白他的苦心, 白瞎了他的连环操作。
失望jpg。
当然了。
纵使有香柏油协助。
由于设备方面的硬伤齐格飞打磨出的镜片也不可能真正的达到百倍物镜的水准, 也就是na125。
按照徐云的判断。
这枚物镜的na大概在110-115之间也就是028微米左右吧。
这个分辨率比40倍的042微米要高, 但比百倍物镜的022微米要低
随后徐云将几枚镜片小心拿起, 来到了身边一架空置的显微镜上。
这架显微镜通体由精铁制成比先前粗制的那架要精细很多还被很上心的镀了银。
当从外观上来看就能吊打胡克和列文虎克的显微镜了。
显微镜的底部还有一枚印章这是齐格飞的私印代表着出自名家之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这架显微镜采用的是类榫卯结构。
也就是全程没有一根钉子组合后的显微镜却牢固无比, 用力摇晃都不会解体。
一刻钟后。
咔咔咔——
徐云将几处旋钮闭合重重一拍手对周围众人道:
“搞定目镜和物镜都装好了, 谁来试试?”
一旁的小李闻言顿时垫着脚尖挥了挥手:
“我我我!”
徐云看了眼这根满脸飞扬的小豆芽。
小李的这幅表情让他想到了后世老头环发售当天的某些人:
“行李姑娘有劳你了。”
在过去的这小半个月时间里。
小李几乎每天都要操弄显微镜对于显微镜的掌握度已经超过了老苏堪称这个时代徐云之下的第一人。
不过哪怕是她此前也从未接触过如此高倍率的显微镜。
光是10x40的倍率都足够这姑娘开一番大眼界了。
不过考虑到小李的任务主要是校验双镜的组合效果核心是判断两枚透镜的清晰度观测倒是其次。
因此徐云并没急着上好东西而是依旧选择了老龙套
美洲大蠊的玻片。
毕竟从观测角度上来说美洲大蠊确实是数一数二的标本选择。
哪怕是后世都有很多科普博物馆会把美洲大蠊的后腿作为第一玻片样本供爱好者们体验甚至购买。
比如香江尖沙咀的科技馆便对外售卖蟑螂腿玻片一片折合华夏币接近两百块钱。
曱甴卖曱甴也是奇景一件。
视线再回归原处。
随后依旧是调光、扭动粗细准焦螺旋。
片刻不到。
小李从显微镜上抬起头一脸惊讶的对着徐云道:
“王林此镜真乃神物曱甴腿上的每根毛皆可看的清清楚楚!”
徐云见说主动走上前替过小李亲自体验了一番观测效果。
果然。
就像小李说的那样。
在高倍率的镜头中美洲大蠊后腿样本上的腿毛清晰的就像郭冬临脑袋上的跳蚤似的。
眼睛毫不费力便能看的一清二楚。
随后徐云又试了100倍物镜滴油观测。
过了几秒钟。他抬起头看向了身边的老苏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