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各有感慨,血路救赎,样样稀松,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也好,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蔡元培转向龚宝铨,“你下去接待一下吧,我们就先从后门走了。”
“徐锡麟,是我同乡,在东京时表现得很积极进步,或许是可以争取的人才。”龚宝铨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在东京时与我也结识过。”陈文强接着说道:“你先试探一下,能帮则帮,若是困难,可告知于我,或者委婉地把我介绍给他。再者,他的表叔是湖南巡抚俞廉三,对我们也许有用。”
…………..
既然已经决定由琼州入手,会议结束后,陈文强便开始忙碌地进行着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舆论造势,以研制抗疟新药为名,陈文强在媒体上宣布将在文昌建立分实验室,并将建起与科研相关的一些产业,为新药研制成功后设厂生产打下基础;其次是陈文强与德国人宝隆进行了协商谈判,决定在文昌建立同济分院及生物细菌实验室,费用将由陈文强包揽大半;最后则是利用人脉开始四方运作,以及秘密的调派行动。
于是,陈文强又出现在强卓实验室,以很少有的热情进行着新药的研究。
在后世,一线抗疟药物主要有三种:奎宁类、氯喹类、**类。按照难易程度来说,**应该是最容易制取出来的。因为**的发现与其说是中医的功劳,倒不如说是现代医学的功劳。如果拘泥于中草药的熬制手段,而不是用现代科技进行植物药的提取,把青蒿中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这种抗疟药物依然还是躺在故纸堆里。
但**虽然容易制取,在目前也只是适应于少量的生产。要有稳定的原料供应,要找到合适工业制取的青蒿植株,这绝对是个浩大而费时的工程。所以,陈文强把研究方向定在了化学合成上,定在了大众化的抗疟新药——氯喹上。
现在的强卓实验室已经今非昔比,从德国运来的高级的各种实验器材,使其能进行难度很大的高温高压实验。煤焦化工厂、酸碱化工厂的建成,又给实验人员增加了无数实践的机会,能力不断提高。而王卓然得到了陈文强先进理论的传授和教导,俨然已经能够支撑起实验室的运作,并且在陈文强不在的时候,竟然也带领课题组从煤焦油中合成出一种新的塑料。
而知道方向和大概方法的陈文强,在实验中可以说是专走捷径,与正常的研究筛选相比,节省的时间可是以年来计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