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经残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六章.六点半棍,民国宗师,丹经残文,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六点半棍,源出少林棍法,据传当年火烧少林寺的时候,至善禅师为求逃避官府耳目,便混迹投身于反清地下组织红船戏班中,与撑船工梁二娣一般做了煲头,见梁二娣每日都竹杆不离手,且练得臂力雄浑,便将少林六点半棍传授于梁二娣,后梁与黄华宝交换咏春拳,才将此棍传入咏春派。
此棍法以四平、子午、吊马为主,以走棍马为先,再以基本马法配合,以标、挑、点、摊、抽、弹、缠丝合为六种半发劲技巧的棍法。
六点半棍乃咏春拳之纲要,最擅长斗巷肉搏和枪棒对弈,把咏春拳法中枕手,摊手,膀手,间手充分融合于棍法对搏里面,除用于兵器对搏外,最重要的其实还修练咏春长桥力的不二法门。
所以但凡修习咏春拳者,无不擅长六点半棍。
值得一提的是,在林伯长隐居广东,并在古劳寻得咏春拳王梁赞后,梁赞不单已经将佛山咏春拳的小念头、寻桥、听桥、标指等手法浓缩成一套“108点”的正身拳,又把跟随严咏春师祖学习的侧身咏春,和南少林的技击精华改进成一套偏身咏春拳,形成现今流传广东鹤山古劳的一偏一正两套咏春拳术。
林伯长的咏春拳,起初便是受传于南少林一脉,其特点与严咏春习自于五枚师太的侧身拳相近,被称为咏春秘传看家拳,最擅巷脚室内贴身搏命,且防御能力极强。
梁赞传授林伯长时,以二字钳羊马、羌子拳及小三角马、两头进退手法等为主,在侧身拳上又以“二指”、“二桥”、三拳”、“三掌”、“三膀伏”、“三肘崩”、“三脚”著称,共计72点关窍,20招致命打法,除了“来留去送、高接低攀”的拳意外,又对外,拳、桥、膀、掌、指均有对应的关窍与口诀。
“拳为艺中之本源、棍为艺中之魁首”,这也是梁赞为林伯长举的拳训,所以,只要有一棍在手,林伯长的战力立刻凭空提升五成。
“雅集给给!”
一把把长刀如瀑布般森然劈落,而林伯长却面色不改,双臂拧动长杆一晃一点,便噗地一声狠狠的戳在一个浪人的眼睛上,随后双手间的距离瞬间拉长,以双臂间相互作用的力量,使得竹竿在疯狂的颤抖中,连连地向四周崩打发力。
啪啪啪啪……
长长的竹竿转眼化作一片森然的棍影,抢先劈入层层刀山之中,将六点半棍的标、挑、点、摊、抽、弹、缠丝劲在棍头爆发,不断崩打抽弹在那些浪人的手上、脸上及脚面……
经过梁赞改进的六点半棍,不单糅合了南少林十三枪棍及广西梅花锁喉枪法的精粹,同时也将六个半基本动作,在分秒必争的实战中,再次浓缩演化为三个半,即便是在身体高速移动中,也可以利用重心的转移,将劲力全部揉入棍中。
哒哒哒哒……
激烈的棍影刀光交错,巷子内接连发出阵阵惨叫。
一把长杆在手,林伯长将竹竿的弹性与韧性发挥得淋漓尽致,长长的竹竿好似毒龙,专挑对手的要害处不断击出,不等这些浪人冲近身前,无边的棍影便如暴雨梨花般地再次猛然绽放,粗韧的竹竿毫不惧怕倭刀的斩击,反而在林伯长的进退跳跃之间,将来敌一一抽打戳倒在地。
噼里啪啦的响声听着十分清脆,但打在身上却如刀割一般。
犀利的倭刀连连劈斩,即便是粗壮的竹竿那端,也难免被打得渐渐碎裂崩散,只是这么一来,原本坚硬的棍稍摇身变作一扎蓬松交错的细细竹刀,一旦挥动抽击起来攻击范围竟然在此扩大,同时也变得更诡异难防,每当抽打戳弹在这些日本人的手脸乃至裆下脚面时,便好似被一捆小刀连续扎在身上,弄得浑一般浪人纷纷鲜血淋淋不说,就连衣服也都变成了布条。
让那些浪人最为郁闷的是,即便偶尔有一两个冲过棍影崩打的同伴,往往又会倒在林伯长的短腿阴脚之下,或者干脆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便在中途被林伯长以竹竿中部发出的横劲直接抽晕……
这还怎么打?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见到同伴纷纷倒地,神免二郎心里微微有些羞恼,但同时也感觉到一丝轻松,人多虽然势重,但对于他这种高手来说,又何尝不是碍手碍脚。
面色凝重地将长刀微微上举,横在身前,神免二郎缓缓地将太刀反手抽出,做出了十字固剑式的防御姿态,然后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个手拿长竿的清国人,猛然吐气开声,冲了上去。
“呀……哈……”
林伯长的瞳孔微微一缩,显然没有想到这些看似平庸的日本浪人里面,竟然还隐藏着如此凶厉敏捷的高手。
戎马激战了半生,能在十多名浪人的长刀围攻下,还能安然无恙,无疑证明了梁师所传的三点半棍,实战性显然还在六点半棍之上,只是如今场面虽然冷清了下来,但当这个实力强劲的高手刚刚发力之后,林伯长顿时感觉了与方才不同的压力出现在心头……
是杀气!R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